记者从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7~8月,我国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额达9789万美元,同比增长108.5%;钻交所所内交易4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36.5%。两项合计1.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6%,增幅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内地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钻石的惟一合法通道。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决定调整一般贸易项下钻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经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的成品钻石,实行进口环节增值税即征即退,该环节实际税负由原先的17%下降至4%;对毛坯钻石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政策会极大地促进我国钻石加工业的发展。但越是在机遇面前,越不能盲目而上,钻石加工业宁可小而精,也不要大而糙,不能沦为其他国家钻石品牌的海外加工厂。
加工环境优势多多
据海关总署加贸司单耗办主任焦建群介绍,目前,我国钻石产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较多,加工水平较高,加工量较大,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钻石切磨、加工基地。
目前,中国大陆从事钻石加工贸易的企业已达8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青岛和上海等地,从业人数已达3万多人。
焦建群说,钻石加工无污染、低能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其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优惠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国家海关则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一种特殊的保税监管模式。经批准后,加工贸易企业可在境内的任何地方投资建厂。加工企业享受料件进口暂不征税、成品出口按单耗核销的保税优惠待遇。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科学管理,创造一个更利于钻石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环境,我国已推出《钻石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实现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下进行钻石加工贸易单耗核销工作,为不同关区钻石加工企业的公平竞争提供重要保障,充分考虑钻石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实际,采用按钻石原料分类核销的办法,满足加工贸易企业复杂的业务需求,为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能只满足于接单加工
据上海钻石办的一位分析人士介绍,我国具有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同时钻石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标准,国际钻石市场非常认可“中国工”,我国已经成为继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钻石加工中心。而增值税的调整,使得毛坯钻成本大幅降低,这也将大幅度提高从毛坯钻到裸钻的增值率,无疑给“中国工”带来更大的机遇。特别是与拥有70万从业者的世界第一大加工中心印度相比,仅有3万人的中国钻石加工业将有非常大的膨胀空间。因此该人士认为,新税收的实施,对于钻石加工业将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将会直接刺激钻石加工业的发展,在利润提高的同时,也将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分析人士认为,发展密集型劳动力产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政策的完善,仅仅追求产业规模,必将沦为他国的海外加工厂,丧失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机会。
广东东莞是我国重要的钻石加工基地。但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东莞钻石加工业也存在不少问题。据东莞本地钻石加工业有关人士介绍,东莞钻石加工业的后期加工、设计能力较弱,缺乏本地知名钻石品牌和企业。目前,东莞钻石加工业主要停留在承接钻石加工订单的层次,产品绝大部分外销,而且加工工序尚未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远远未能达到自行开发、自主设计的水平,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比较缺乏,制约了钻石加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可以想象,如果东莞模式不能够突破,反而在全国复制更多的这种模式,钻石“中国工”将成为廉价和低价的代名词。
东莞本地钻石加工业有关人士还建议:“东莞钻石产业有必要提高精加工水平,要在提高钻石产业的研发设计水平上下功夫,提升钻石的加工工艺水平,提高钻石产品附加值。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行业管理,避免钻石加工业的盲目发展,同时选择部分有一定实力的钻石加工企业组成钻石加工企业集团,打造自有品牌,并迅速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实,“中国工”的创新不乏典范。深圳一家珠宝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在传统57刻面圆明亮式琢型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新的钻石切磨方法,切磨出81个刻面的新型琢型。因该琢型反射出来的图案形似梅花以及梅花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将其命名为梅花切磨法。梅花琢型现已申请专利。现在,每一粒梅花钻石的腰部都刻有标记和编号,而且都经过国家珠宝检测中心检验并颁发认证证书。
专家表示,应该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加工技艺的钻研上,创造出更多的体现中国特色的加工技巧乃至设计风格,为世界钻石加工业涂抹绚丽的“中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