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时尚品牌>珠宝访谈>正文

承载,继而创新,实现中国梦 专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2)

2018-09-17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融合之路   1943年出生于北京,王树文在胡同里土生土长,自小时家周围便到处可见小器作、铜活首饰、画店等手艺店。在人文环境中耳濡目染,他渐渐也就对这些手工艺开始着迷。1962年,王树文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厂的象牙雕刻车间工作,先后师从邓永贵、夏玉海、杨士惠、杨士忠四位老艺人学习象牙雕刻。与别位大师不同的是,王树文自身为牙雕专业,却又习得花丝技法,同时,他还熟稔玉雕、首饰设计、国画、素描等多门艺术。于是,自多种艺术的结合中,他将花丝镶嵌发挥到了极致。   承载,继而创新,实现中国梦 专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
承载,继而创新,实现中国梦 专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   在王大师的记忆里,学习花丝镶嵌实际上也是机缘巧合。1973年,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工匠们为联合国制作大型牙雕——《万里山河展新荣》。牙雕需要与花丝镶嵌工艺相结合,达成最佳效果,但精通花丝镶嵌的工匠不多。临危受命,王树文就跟随老艺人学习技法,结合牙雕和花丝镶嵌搞创作。80年代初,王树文担任北京工艺美术厂技术科科长,对产品质量工艺进行严格、细致的层层把关,自此开启融合、创新传统工艺之路。  
本网的文章和图片来源于Internet,当权利人发现在中国珠宝网生成的链接所指向的第三方网页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时,请权利人向珠宝网发出“权利通知”,中国珠宝网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 联系邮箱:17656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