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珠宝资讯>黄金资讯>正文

黄金投资热中之选

2011-01-01 来源:中国珠宝网 责任编辑: 点击:

 在这个分量十足的行业里,消费者和投资者一定还要多一些清醒与镇静
  
投资界里,信任危机正在珠宝金饰行业里蔓延。
  一个月前,在北京工商局曝光的 56 款不合格黄金饰品名单中,周生生、每克拉美、瑞景行、百利金等知名企业都“光荣”上榜, 要么是含金量不足,要么是虚假标注。
  黄金更多的作为饰品被购买,这也是我国多年来消费传统的特质之一。那么,随着黄金投资保值功能的凸显,如此背景之下, 什么样的渠道才是较为正确的投资渠道?如何保证投资有更多的升值空间?
  “以往,消费者在黄金投资的在品种选择上是有失偏颇的。”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 金条才是投资的上上之选。
  珠宝首饰“注水”难保值
  
周生生金手链成色不足引发的“蝴蝶效应”一时间令消费者义愤难平。作为大中华地区最大的珠宝零售商之一,成立于 1934 年, 在零售方面也有了四十年的经验的周生生,早在 2006 年,就曾因“虚标钻石净度”被上海工商部门检出不合格。当时,周生生、潮 宏基等品牌一并上榜。
  不止是钻石净度虚标,工商部门的监测同时显示,珠宝金饰市场上,钻石的短斤缺两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实际为0.194 克拉的钻石,可能标注为0.20 克拉。钻石如此,金银首饰自不用说,足金、千足金等标准形同虚设。
  行业里,是消费者空掷的信任。在记者截稿前夕,香港又爆出“假黄金”骗局。这起骗局堪称十年来复杂之最,不仅因为涉及 到的假黄金数量多,还因为这些仿造的黄金技术水平之高,震惊了整个黄金市场。随着金价飙升至每盎司 1400 美元的创纪录高点, 黄金骗子们的欺诈手段日渐高超。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指出:“犯罪分子正在用新技术来从事黄金欺诈这个古老的行当。” 这起骗局甚至骗过了香港最大的珠宝商之一六福珠宝。
  这些假黄金很难被识别,它们大都通过了基本检测,只是后来经过高温和化学制剂等更为复杂的检测时,才被识破。不少投资 者担心:连专业珠宝商都能骗过,普通人又怎么去判断自己手上的黄金的真伪?
  面对记者的采访,消费者李先生的气难消解。这些年手里有了点闲钱,出于保值增值的考虑,他陆陆续续给家人买了好几样首饰。 可没想到面对的是行业如此的不诚信和不负责任。
  更让消费者疑惑的是,伴随着行业丑闻不断增多的同时,是所谓“2010 年十大钻戒品牌权威排行榜”榜单的新鲜出炉。被曝光 过的六福、周生生、老凤祥(600612)等品牌都赫然名列其中。“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值得信任了。”消费者黄阿姨很无语,“缺‘金’短‘量’ 也算轻了,还总算买的是真正的产品。”
  珠宝金饰市场在做大的同时,如何让身在其中的企业和个人能良性、健康地成长,似乎是一个难题。
  “潜规则”中寻出路
  环顾资本市场,最近不管是实物需求还是金融投资需求,珠宝金银等贵金属投资的需求都比较旺盛。正是这种需求旺盛的情势, 才刺激了行业问题的膨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指出,事实上,珠宝首饰行业不诚信的问题早已存在,行业内 早就形成了一些所谓“掺假”的潜规则。
  整个产业环境动了消费者、投资者们的奶酪。该观察人士直言:“假”不是想作就能作出来的,特别是对黄金珠宝这种贵重商 品作假,仅凭商家的一只手很难做好,很难骗得了消费者。
  他指出,市场上存在着不少所谓专业的“鉴定者”,有一些珠宝行、金店也专门开辟了珠宝金银鉴定业务,更有一些专门的“鉴 定公司”。那些“鉴定者”们并非人人都有执业资格证书,这并不在商家考虑的范围之类,只需要提供相对有效的“鉴定结论”即可。
  尽管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专家表示,珠宝鉴定职业的专业性非常强,牵涉许多专业操作细节。按照国家规定,不允许非专业、 无资质人员进行珠宝检验鉴定工作。但这并不妨碍诸多“职业鉴定者”的存在。“一来二去,也就各取所需。”
  中国当前的珠宝首饰市场市场越发有“钱”可图的同时,也越发混乱。有一些企业甚至自己制作证书“鱼目混珠”,通过多种 复杂的验证标准,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带进“云里雾里”,费解中也就将信将疑。而据透露,就算是较为正规的鉴定机构,也存在 有一些机构与机构之间面临激烈的竞争之时,在一定时候于鉴定检测过程中“放水”的现象。
  无一不能“潜”。在金融危机袭来后的经济低潮期,在钱存进银行是贬值、股市委靡不振、楼市前途未卜的形势下,人们把目 光投向珠宝首饰市场,却也很难找到一方净土。
  人民币连番升值,物价持续上涨,无所不“潜”。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期待?
  伴随消费升级,中国珠宝产业销售总额以年均超过 10% 的速度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最新统计显示,2010 年中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约 2450 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11 年,中国珠宝市场销售仍将大幅提升。
  又近岁末,又近珠宝黄金销售旺季时。日前,周生生相关产品重又上市。“缺金”事件的阴霾似乎很快将被年底的消费大潮冲散,事件渐而偃旗息鼓。业内人士提醒,在这个分量十足的行业里,消费者和投资者一定还要多一些清醒与镇静。
  金条相对宜投资
  珠宝金饰行业中,投资黄金最为安全,更利于保值增值。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毕立君曾如是直接建议:“相当于翡翠、 和田玉等来讲,黄金最容易识别成色,增长比较稳,购买是最为安全的。而黄金饰品中,我倡导大家第一买金条,第二买首饰。”
  比起短“金”缺“量”来,金条更难以糊弄消费者,这也算是在现有问题下,一种可供解决问题的途径。金饰一般来讲工艺含量相对高, 有金的抛光金耗,保值性低;而金条基本没有加工费和金的损耗,更接近储存的黄金价格。此外,金饰产生的消费税还需得消费者承担, 金条则不然。因此,要想保值增值的话,金条更适宜投资。
  “贵金属在分量或造假上难度更高,辨识更为容易,从材质和工艺等小处能感觉出差异。”一位常年关注投资的投资者也告诉记者, “要想保值,还是买贵金属好一点,比如金条”。他同时指出,无论选择什么产品进行消费或投资,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分辨,“首先要 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然后选择那些品牌信誉度较高的品牌,还算相对可靠。”
  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直属企业中钞国鼎为例,中钞国鼎集印钞造币衍生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贵金属投资、防伪印制和国际贵 金属贸易为一体,打造了不少黄金文化精品,推出的贵金属产品一度给持有人带来了良好收益。其中,“北京奥运金”“上海世博金” 等经典黄金藏品一度创下升值神话。
  这些贵金属相对来讲,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具独特的价值,可满足投资者更多的需求。毕立君同时指出:“金条一般有两种,一 种是普通金条,没有什么文化含量,没有什么意义。第二种是纪念金条,属于限量发行的,增值空间比较大一些。” 
  一直以来,黄金锻造品堪称“无国界的货币”,一直是各国官方储备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危机的保障资产,是唯一能抵抗 通货膨胀的利器。更侧重于投资的金条,实乃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压箱底”之宝,更能跨越黄金材质本身,实现保值增值。 
本网的文章和图片来源于Internet,当权利人发现在中国珠宝网生成的链接所指向的第三方网页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时,请权利人向珠宝网发出“权利通知”,中国珠宝网将依法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屏蔽相关链接。 联系邮箱:1765687@QQ.com